美丽中国行 hi,最近想去哪

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
站内搜索:

心灵家园曾克寺

从壤塘去往色达的路上,路边闪过几座碉楼,这些大块的青石砌成的碉楼,高达数十米,苍劲古朴,造型奇特。远处近处大片的白塔,有新有旧,星罗棋布在每一处空隙,有的整齐划一,有的诡异神秘。再往里,便是一座藏经堂。藏经堂的墙面艳丽,像童话里住着仙女的城堡。里面极尽奢华地供奉着大量的经卷,以及历代活佛。檀香的袅袅青烟,终年缭绕。诸多的修行人,盘居其间,诵经礼佛。

图片

一问,这里就是藏族著名的曾克寺。那三座高大的碉楼叫弥勒塔,高约五十余米。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。寺院虽已近破落,但这个小村依然热闹着。远近各地的信徒,源源不断地赶来。从青年纳木洛的口中知道,这个小小的村落,除了三个弥勒塔,还有五座藏经堂,近一千座佛塔。

图片

这里的藏民对佛的崇拜已到了痴迷。寺里专修有一个约三百米长的转经长廊。曾克寺人的一生中,从咿呀学语,就在父母的背上学着转经,一天要转二十次之多。转经就是他们的使命。把曾克寺人的空间和时间都占据的满满的。我傻傻地问纳木洛,你也这么虔诚?纳木洛说我们村里人都这样。

图片

村里还有大片的玛尼堆,上面涂满五颜六色神秘的经文。有到处堆积着的刻着经文的石头,石头是村子里有手艺的人自愿雕刻的,堆在那里让需要的人随便拿来用,石头上除了经文,还有精美的图案,他们把它砌在房子里,像是请来了保护神。我问纳木洛这些字的意思,里面隐藏的奥秘和玄机。他只是笑笑。再问,他难为情地低垂了头。

图片

在转经长廊,我们遇到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。她说今天她转了十二次了,因为要照顾弟弟。像是对神有多少歉疚似的。

图片

从穿着上看,曾克寺人并不富有。那些埋头在转经长廊里转经的老人,那些被老祖母牵在手里的孩童,衣衫褴褛,衣襟上布满污渍。村里有一个小卖部,里面有方便面饼干之类,专卖给路人,纳木洛说,自己家里养了牛,种了青稞,种了白菜,还需要什么?青稞白菜就让他们满足了。一杯酥油茶,一张青稞饼,就是他们所有的吃食。村边就是一条金沙江,洗衣洗澡应该很方便。可纳木洛说,身体是神赐给的!原来如此!

图片

这里藏寨的房屋基本是土木结构。厚实的土墙,被蒿草粘结在一起,圆木框架,悬挑的阳台,雕满各种花形的木格窗子,极具藏民族传统建筑特征。蒿草,泥土和木头,在勤劳的藏民手中,就这样奇迹般地建筑起错落有致的高楼。随便走进一家,房子还算空阔敞亮,两层的楼房,上层住人,下面放置东西,圈养牛羊。男主人说,建这样一所房子用了三年时间。至今还有装修部分没有完工。我们告诉他,这么大的房子,在城里只有部级干部才能住得上。他嘿嘿地笑着。他家里养了两头奶牛,他们只喝自家的牛产的牛奶。他家的白菜萝卜也是自己种的。他家的水是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。终年四季都流着。

图片

由于317公路穿村而过,一些游人到这总是停停看看,每天熙熙攘攘的,但他们还是过着原来的生活,一板一眼,恪守着过去的一切。对所有的热闹都视若无睹。因为他们有信仰。男主人打开家里的电视给我们看蝶片。村里熙熙攘攘转经的人们,节日时全村一起出动祭祀的场景,红色的僧衣把草地燃成了一片火焰。以及春的蝶花飞舞,夏天流水潺潺,秋的缤纷艳丽,冬的洁白纯净,四季的变迁,一一从中体现。我不禁为这个纯净的小村,这些纯净的村民,这一张张笑脸,感慨万千,像是他们永远都有开不完的心。这寒冷的深秋,只需就着一盆牛粪火,就能让他们单薄的衣衫春天般的温暖,粗糙的脸笑得像一个盛开的花朵。

图片

而窗外,草场一望无际,笔直的公路上,只有风把车轮碾过的细尘一遍遍吹起。

一群年轻的喇嘛围在我们的房车边,伸着头往里看,我邀请他们上来,一个胆大的跃跃欲试,却只敢踏上一只脚,侧着身子看几眼,后面几个冷不防把他往上一推,他大惊失色,跳下来,退出好远,羞涩地冲着我们笑,然后被同伴们架着叽叽喳喳的走远了。想必很久一段时间,这次房车经历都会成为他们的话题。

图片

曾克寺是什么?相信大多数人告诉你的是红色喇嘛,是经堂,是白塔,是处处草场牦牛的田园景象,因为它的偏远,没有工业的污染,才保持着这份质朴纯净,才酿出这份天然浓郁的佛国古韵,到处都是佛,不由你不肃然起敬。低垂下所有的骄傲,接受洗礼。山顶上的经幡,从猎猎的风里,向你播洒佛音。从河岸对望,葱绿的河水,映出碉楼的尖顶,经堂的红墙,白塔点缀其间,穿着藏服的藏民和红衣僧人在此中穿梭,人与自然如此祥和的一幕,结合的恰到好处。

图片

重要的是,曾克寺并没因涌入的游客而改变自己世代恪守的生活方式。他们仍按照自己的节奏惬意地生活着,有种安静地朴实。面对外面的喧嚣,这种质朴的低调,也就是佛教的宗旨所在吧。众多的藏民们,无论生活有多少拮据,他们内心里始终在努力保护着这一片纯净的心灵家园。

介于此,我们也只能带着一颗谦卑的心尽量不惊动他们。悄悄地来悄悄地去,这些无暇的绽放的一张张笑脸,在我们的身后渐渐模糊,但什么时候想起来,总有那个挂在电线杆上的牌子,上面曾克寺三个字,长久地铭刻在记忆里。

图片

撰稿:美丽中国行网乔小乔

摄影:美丽中国行网赵树岭

心灵家园曾克寺

发布时间:2022-09-01 09:15:18

从壤塘去往色达的路上,路边闪过几座碉楼,这些大块的青石砌成的碉楼,高达数十米,苍劲古朴,造型奇特。远处近处大片的白塔,有新有旧,星罗棋布在每一处空隙,有的整齐划一,有的诡异神秘。再往里,便是一座藏经堂。藏经堂的墙面艳丽,像童话里住着仙女的城堡。里面极尽奢华地供奉着大量的经卷,以及历代活佛。檀香的袅袅青烟,终年缭绕。诸多的修行人,盘居其间,诵经礼佛。

图片

一问,这里就是藏族著名的曾克寺。那三座高大的碉楼叫弥勒塔,高约五十余米。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。寺院虽已近破落,但这个小村依然热闹着。远近各地的信徒,源源不断地赶来。从青年纳木洛的口中知道,这个小小的村落,除了三个弥勒塔,还有五座藏经堂,近一千座佛塔。

图片

这里的藏民对佛的崇拜已到了痴迷。寺里专修有一个约三百米长的转经长廊。曾克寺人的一生中,从咿呀学语,就在父母的背上学着转经,一天要转二十次之多。转经就是他们的使命。把曾克寺人的空间和时间都占据的满满的。我傻傻地问纳木洛,你也这么虔诚?纳木洛说我们村里人都这样。

图片

村里还有大片的玛尼堆,上面涂满五颜六色神秘的经文。有到处堆积着的刻着经文的石头,石头是村子里有手艺的人自愿雕刻的,堆在那里让需要的人随便拿来用,石头上除了经文,还有精美的图案,他们把它砌在房子里,像是请来了保护神。我问纳木洛这些字的意思,里面隐藏的奥秘和玄机。他只是笑笑。再问,他难为情地低垂了头。

图片

在转经长廊,我们遇到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。她说今天她转了十二次了,因为要照顾弟弟。像是对神有多少歉疚似的。

图片

从穿着上看,曾克寺人并不富有。那些埋头在转经长廊里转经的老人,那些被老祖母牵在手里的孩童,衣衫褴褛,衣襟上布满污渍。村里有一个小卖部,里面有方便面饼干之类,专卖给路人,纳木洛说,自己家里养了牛,种了青稞,种了白菜,还需要什么?青稞白菜就让他们满足了。一杯酥油茶,一张青稞饼,就是他们所有的吃食。村边就是一条金沙江,洗衣洗澡应该很方便。可纳木洛说,身体是神赐给的!原来如此!

图片

这里藏寨的房屋基本是土木结构。厚实的土墙,被蒿草粘结在一起,圆木框架,悬挑的阳台,雕满各种花形的木格窗子,极具藏民族传统建筑特征。蒿草,泥土和木头,在勤劳的藏民手中,就这样奇迹般地建筑起错落有致的高楼。随便走进一家,房子还算空阔敞亮,两层的楼房,上层住人,下面放置东西,圈养牛羊。男主人说,建这样一所房子用了三年时间。至今还有装修部分没有完工。我们告诉他,这么大的房子,在城里只有部级干部才能住得上。他嘿嘿地笑着。他家里养了两头奶牛,他们只喝自家的牛产的牛奶。他家的白菜萝卜也是自己种的。他家的水是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。终年四季都流着。

图片

由于317公路穿村而过,一些游人到这总是停停看看,每天熙熙攘攘的,但他们还是过着原来的生活,一板一眼,恪守着过去的一切。对所有的热闹都视若无睹。因为他们有信仰。男主人打开家里的电视给我们看蝶片。村里熙熙攘攘转经的人们,节日时全村一起出动祭祀的场景,红色的僧衣把草地燃成了一片火焰。以及春的蝶花飞舞,夏天流水潺潺,秋的缤纷艳丽,冬的洁白纯净,四季的变迁,一一从中体现。我不禁为这个纯净的小村,这些纯净的村民,这一张张笑脸,感慨万千,像是他们永远都有开不完的心。这寒冷的深秋,只需就着一盆牛粪火,就能让他们单薄的衣衫春天般的温暖,粗糙的脸笑得像一个盛开的花朵。

图片

而窗外,草场一望无际,笔直的公路上,只有风把车轮碾过的细尘一遍遍吹起。

一群年轻的喇嘛围在我们的房车边,伸着头往里看,我邀请他们上来,一个胆大的跃跃欲试,却只敢踏上一只脚,侧着身子看几眼,后面几个冷不防把他往上一推,他大惊失色,跳下来,退出好远,羞涩地冲着我们笑,然后被同伴们架着叽叽喳喳的走远了。想必很久一段时间,这次房车经历都会成为他们的话题。

图片

曾克寺是什么?相信大多数人告诉你的是红色喇嘛,是经堂,是白塔,是处处草场牦牛的田园景象,因为它的偏远,没有工业的污染,才保持着这份质朴纯净,才酿出这份天然浓郁的佛国古韵,到处都是佛,不由你不肃然起敬。低垂下所有的骄傲,接受洗礼。山顶上的经幡,从猎猎的风里,向你播洒佛音。从河岸对望,葱绿的河水,映出碉楼的尖顶,经堂的红墙,白塔点缀其间,穿着藏服的藏民和红衣僧人在此中穿梭,人与自然如此祥和的一幕,结合的恰到好处。

图片

重要的是,曾克寺并没因涌入的游客而改变自己世代恪守的生活方式。他们仍按照自己的节奏惬意地生活着,有种安静地朴实。面对外面的喧嚣,这种质朴的低调,也就是佛教的宗旨所在吧。众多的藏民们,无论生活有多少拮据,他们内心里始终在努力保护着这一片纯净的心灵家园。

介于此,我们也只能带着一颗谦卑的心尽量不惊动他们。悄悄地来悄悄地去,这些无暇的绽放的一张张笑脸,在我们的身后渐渐模糊,但什么时候想起来,总有那个挂在电线杆上的牌子,上面曾克寺三个字,长久地铭刻在记忆里。

图片

撰稿:美丽中国行网乔小乔

摄影:美丽中国行网赵树岭

评 论
手机:  
电话:  
联系人:
Q Q:   
地址:  

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
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,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,目前各项建设...
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
近日,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《滁非绝色》正式对外亮相。据悉,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...
《芈月传》热播助长淮南景
近日,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《芈月传》着实让“淮南十景”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...